移动互联网时代科学仪器如何发展【资讯】
发布时间:2023年03月17日 点击:[0]人次
移动互联时代 科学仪器如何发展
近日,工信部公布了2019年上半年通信经济运行情况情况,其中移动互联流量达554亿GB,同比增长了107.3%。不夸张的说,该数据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移动互联时代,移动络对于大众的重要性。而在这个时代,络的作用不仅仅是为群众提供一个随时随地接触世界的手段,更多时候,关系着一个个不同领域行业的发展方向。今天,就围绕移动互联,和大家聊一聊科学仪器的发展。
首先,我们来简单的聊一聊仪器和移动互联的关系。移动互联本身是移动通讯和互联技术结合的产物,一定程度上来说,移动互联的出现,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互联互联的理念,同时也丰富了大众使用络的环境。而提及其与科学仪器的关系,其实并不复杂。
事实上,如果现在说仪器和互联毫无关联,那就是信口雌黄了。科学仪器早在数年前,就开始和互联有所联系,从一开始简单的数据传输,到后来的远程控制、多机同时管理,互联让仪器的操作更加自由。不仅如此,在特定领域,互联和科研仪器的强强联手,更是做到原本难以想象的事。例如显微镜教学的时候,通过互联技术、流媒体技术的帮助,借助视频显微镜,教师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到学生对于显微镜实验的了解情况,更好的进行帮助,让教学变得轻松。
但是移动互联对于仪器的帮助就没有互联那么明显了。移动互联对于互联来说,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区域限制,使用起来更加自由,理论上配合等设备,操控仪器设备、管理实验室仪器使用,就像现在远程控制家用电器一样方便。但是,科研仪器许多时候并不像家用电器那样五大三粗。科研仪器大多时候都是被用来进行细致的分析工作,操作的时候往往会注重即时性,而在那个4G都还不发达的年代,移动互联的速还不足以支持这些精密的操作需求。当然也不是说过去移动互联和科学仪器就毫无瓜葛,事实上,如果只是简单的监测仪器的使用情况,或者数据传输,移动互联还是起到了不小的帮助的。
而如今,4G络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普及,并且5G时代也将到来,速的问题可以说已经基本得到解决,那么理论上,曾经互联可以为仪器做的事,移动互联同样也可以,甚至因为移动互联足够自由,配合一些物联技术的使用,可以让两个相隔千山万水的实验室更好、更便利的进行实验成果的交互。
同样相对的,为了适应移动互联,科学仪器未来也需要更进一步的注重络功能上面的优化,思考如何利用自身优势与移动互联优势,让仪器的功能更加全面、操作更加便捷、交互性更加完善。
(本文参考资料来源:人民)